近年来,伊金霍洛旗以开展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三级联创”活动为契机,以强化农牧民转移就业质量为核心,以提高转移就业人员技能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推行四种农牧民转移就业模式,实现了劳务中介组织、政府引导多领域劳务输出格局,积极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农牧民劳务输出致富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打破了多年来困扰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瓶颈”, 盘活了农牧区经济增长“一盘棋”。
该旗在资源富集地区,推行“商贸公司带农户”模式。乌兰木伦镇明暗木独村,在镇村两级劳动保障机构的引导下,注册了“明博商贸有限公司”,组织农牧民成立了汽车运输队,负责湾图沟煤矿60%的原煤外运;对不具备购车条件的93名劳动力,通过公司协调,就近在各工矿企业就业,户均增收4万元。札萨克镇给勒登庙嘎查紧紧抓住伊泰红庆河煤矿入驻的机遇,成立了“瑞意劳务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80万元,全嘎查597人入股公司,现已经争取到1000万元建设项目,预计年底创收200万元。
在城郊结合部,推行“劳务公司带农户”模式。为进一步拓展城郊结合部村民和失地农牧民转移就业渠道,阿勒腾席热镇在城郊各村陆续成立公益性劳务公司。劳务公司成立以后,村民争着进公司。目前,各公益性劳务公司正在积极与周边地区的工矿企业协调安置指标,洽谈长期劳务合同,争取让更多文化层次较低的村民捧上劳务公司的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