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康巴什新区以优化公共就业服务为基础,通过推行“订单式培训、菜单式教学、递进式就业”的扩大就业新模式,使2000余名大学生和转移农民搭上了“就业动车”。
订单式培训满足市场需求。康巴什新区就业部门通过深入新区及周边地区企业,掌握其用工需求、用工标准、用工计划等情况,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台账。走进街道社区,对有就业意向的大学生和转移农民的文化层次、培训需求、从业愿望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
菜单式教学保证因材施教。分层次合理设置课程,对文化程度偏低的“4050人员”,重点开展园林、环卫、家政服务等方面的培训;对初、高中文化的青年农民,重点开展烹饪、驾驶、汽修等培训;对有一定经济能力的就业人员,开展创业培训。
递进式就业促进学以致用。建立“青年就业示范基地”,将通惠供热燃气公司和康宁爆破集团确定为康巴什新区大学生就业见习的主要企业,并为见习大学生每人每月提供生活补贴500元。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开展创建“青年创业就业示范街”等活动。
截至目前,康巴什新区组织大学生就业培训479人,实现就业112人;组织农民进行就业培训658人次,实现就业156人;组织创业培训132人,扶持118人开设经营网点自主创业,带动266人就业;通过其他途径实现转移农民就业528人。